退休之后就想找个地方,能安安稳稳地过点日子。后来我跟我老伴寻思:咱整天被东北的严寒“教育”,冬天屋里外头都像冰窖,腿脚不利索,出门都得小心打滑,真不如南方找个地儿避避寒、换换气儿。
一开始也看了不少地儿,厦门、三亚、成都、贵阳……全都考察了一圈,最后还是昆明把我们整服了。这半年住下来,我是真心觉得,昆明不是热闹的地方,但它是让人踏实的地方。为啥越来越多银发族奔这跑?我跟你唠唠我的亲身体验,你就明白了。
天儿这块儿,真是没得挑
老铁,咱东北冬天得铲雪铲到怀疑人生,屋里烧得热,屋外那风一吹跟刀子似的。可在昆明,老天爷像开了挂似的,天天给你整一个“天然空调”的配置。
我们是去年立冬前后搬来的,那时候东北都零下好几度了,昆明这边白天还能穿单衣。早晚稍微凉点儿,披件外套就行。昆明这地儿年平均气温15℃上下,夏天三十度都罕见,冬天也就五六度,阳光那叫一个充足,紫外线虽猛点儿,但晒得骨头都舒服。
我老伴原来有点老寒腿,东北一入冬就得贴膏药、泡脚、裹棉裤。可在昆明住了仨月,她说“这腿都不酸了”,你说神不神?我当时就琢磨,这地儿不是一般的舒服,是“活人给养活”的地儿。
空气这块儿,吸一口都值钱
咱东北那雾霾天你懂的,早上出门,能见度五米,吸口气都觉得堵得慌。可在昆明,空气那叫一个清透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这话,在这能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早晨起得早,走到滇池边上,湖边那雾气缭绕的山头、成群的红嘴鸥就跟你打招呼,真像画儿里头的场景。我和老伴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,沿着海埂大坝走一圈,回来胃口都开了。
而且昆明的城市绿化做得敞亮,公园一个接一个:翠湖公园、大观楼、西山森林公园……你想遛弯、晒太阳、拍照、跳舞、下棋,想干啥干啥。空气质量常年全国前几,这不是我说的,是咱手机上“空气质量”APP实打实排名的。
吃饭这块儿,嘎嘎香还不贵
我老伴是一辈子东北大锅饭吃出来的,刚来昆明还犯嘀咕:“这边吃的能合俺口吗?”结果第一天晚上,咱俩在篆新农贸市场吃了碗过桥米线,她那眼神立马变了:“咱这回真来对地方了。”
昆明的吃食讲究“鲜、香、酸、辣”,口味层次丰富。你要是爱吃蘑菇,那这地儿简直是天堂。雨季一到,松茸、鸡枞、牛肝菌满大街都是,炒的、煮汤的、炖鸡的,怎么做都好吃。
还有那什么鲜花饼、破酥包、烤乳扇、饵块,小吃多得吃不过来。关键是啥?便宜!我们两口子一顿饭花不了五十块,就能吃得又饱又香。相比咱东北的物价,昆明这边性价比简直高得离谱。
出行这块儿,方便得很
你要说咱东北,公交车来一趟得等半小时,地铁没几个城市有。可昆明不一样,地铁四通八达,公交车站遍地开花,老年人坐车还有优惠。我和老伴从住的小区出发,二十分钟就能到市中心的翠湖公园。
而且你要想周边转转,高铁去大理、丽江都方便得很。有时候周末咱俩说走就走,来一场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,比年轻人还潇洒。
这半年我们还专门去了建水古城、东川红土地,每个地儿都让人眼前一亮。昆明不只是一个城市,它是一个辐射整个滇中的“大本营”,去哪都方便。
看病这块儿,咱心里有底
咱老年人最怕啥?不是吃不好、住不舒服,是生病没人管,医院看不上。这一点,昆明让我彻底放心了。
大大小小的三甲医院不少,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、昆医附二院,设备先进、服务也贴心。我们定期去做体检、拿药,医生都挺耐心,有时候还用本地方言唠上两句,挺亲切的。
而且社区医疗也很普及,家门口的小诊所就能挂号、配药,腿脚不方便的时候,还能上门服务。我老伴说:“在这住着,不光是养老,是过得有尊严。”
人情这块儿,没那么生分
你别看昆明是省会城市,但跟北上广那种快节奏不一样,这儿的人啊,慢悠悠的、热心肠,就像咱东北老邻居。
我们刚搬来的那几天,楼下的阿姨就给我们送了两大袋新鲜蔬菜,说是“家里地里刚摘的”,我都不好意思收。后来才知道,这边的邻里关系是真紧密,谁家做点好吃的都想着分点给邻居尝尝。
你走在昆明大街上,能听到本地人说“你吃了没得?”(昆明话),感觉就跟咱东北人唠“吃了没?”一个意思,嘴上不客气,心里热乎着呢。
还有一点让我佩服的是,这边老年人活动丰富得很。公园里不是跳广场舞就是吹唢呐、唱大戏,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宅。我和老伴都加了个昆明银发太极群,每天早上跟着打太极,晚上跳交谊舞,老得有节奏、有尊严。
总结一句话:昆明是个能让人“慢下来”的城市
老铁,我跟你说实话,这半年咱们俩在昆明过的日子,比在老家几十年都活得轻松。不光是身体舒服了,心也不慌了。
在昆明,咱不用追赶什么节奏,不用为雾霾发愁,不用担心医药费,更不用担心孤独。老伴常说:“这地方,不光养身,还养心。”我听完这话,脑袋点得跟拨浪鼓似的。
咱这一辈子,不就图个舒服顺心嘛?哪儿不重要,心里敞亮才是硬道理。
你要是也有个心仪的城市,整天想着搬过去,不妨真试试。说不定,哪儿就是你的缘分地呢?
牛达人配资-牛达人配资官网-全国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指数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